正文 2278字数 303,067阅读

一切看似强大、不可战胜的公司,其实隔死亡就一分钟,此乃天道使然。当年我认为最强大不可战胜的公司,是英特尔,我认为AMD的挑战已经是非常强劲了,但是这货自我革命,一个腿比你长还跑得比你快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可是事实是,英特尔确实有被取代的威胁,ARM在移动时代完美完成弯道超车,腿长跑得快是优势,但你总会遇到弯道,而你永远无法预料未来有哪个非常大的弯道上有哪个小家伙会超近道跑到你前面。而BAT和英特尔的稳固地位比起来,完全就是小乌见大乌。

一个经典总结是:百度解决了人和信息的链接;阿里解决了人和商品的链接;腾讯解决了人和人的链接;搜索、电商、社交,是互联网改造世界的三极,相对Web1.0时代的新闻门户而言,具有强烈的马太效应属性,强者恒强,在这三个领域,最快的人占尽先机,BAT无一不是最早在这三个领域布局的领跑者。BAT的成功是先行者的成功、创新者的成功、也是互联网大环境下的机遇使然。但这种优势绝对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BAT离倒闭永远只有一天。百度潜在威胁:入口不再、创新乏力百度是最先被唱衰的,靠卖广告成功的百度,缺少了谷歌不作恶的情怀,作为传统PC时代的流量入口,携流量以令天下,让众多商家叫苦不迭的高昂费用,以及收钱办事的黑商业行为,用户受损它脱不了干系。

移动时代的到来,百度失去了流量入口的地位,成为众多app中的一个,虽然也积极布局了收购91等一系列的动作,但终究还是在啃搜索产品的老本,创新乏力,和谷歌相比,度娘在情怀上、战略上已经远远落后。再从和腾讯、阿里的对比上,百度也算是创新乏力,这些年百度更多是在商业模式、资源整合上进行创新和调整,对于新产品的研发鲜有亮点可言。再从它的历史机遇来说,谷歌退出中国的确给了百度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但搜索引擎的战争从来都会平静,面对360的挑战,面对谷歌重回中国的威胁,百度很有可能在小白用户和高端用户首尾两端失守。如果搜索引擎模式遭到新信息链接模式的挑战,如果360和谷歌进一步施压,百度搜索逐渐被用户抛弃,就是百度的死期。

阿里潜在威胁:失信天下、人才危机阿里的市值几乎相当于中国其他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总和,在中国有两种互联网公司,一种是阿里,一种是其他公司。但是阿里一样很危险。马云从十几年前开始,耕耘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通过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三板斧,养出了一个电商金融巨头。阿里巴巴的核心是信用,阿里巴巴实际上在卖信用。

但是,雅虎支付宝一案中,已失信于资本市场;天猫整合一案中,已失信于中小卖家;淘宝假货风波一案中,已失信于买家。得罪资本、得罪卖家、得罪买家,只能眼看京东崛起,而京东未来必将成为肢解阿里帝国的决定性力量。阿里囤积了中国最优秀的金融、技术、运营人才,这才是阿里最强大的资产。但是店大欺客,阿里可以利用价值观随时开除员工,大量有识之士已视阿里为畏途,阿里在人才市场上的美誉度并不高。

另外,随着公司上市,市值迅速达到顶峰,阿里帝国的中坚力量逐渐撤出,或创业或跳槽。阿里正进入一个稳定运营的阶段,一旦天下有变,大小对手兵出宛洛,夜袭蔡州,马云一战可擒!君忘微信红包乎?另一个危机是马云和政府某派系的关系,这一点很少有人提到,马云能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政商关系是最重要的一条。但是政商关系这种东西是一把双刃剑,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嘉诚历仕三朝也终究仓皇撤退,马云一旦陷入政治漩涡,阿里所受到的打击将是灭顶之灾。这一次与监管部门的对抗是不是马云失宠的前哨?

美国股市应声腰斩,若是再来几次这样的监管,阿里岌岌可危!腾讯潜在威胁:颠覆创新、资本扩张腾讯因微信的爆火,维持了高市值状态,在人与人链接的社交领域,腾讯确实做到了固若金汤。微信红包对阿里的挑战,效果远胜来往对腾讯的挑战。腾讯携用户以令诸侯,在AT大战中,一直是进攻态势,不论是滴滴快的的020大战,还是微信来往的社交大战,或者是整合易迅京东的手笔,马化腾之心昭然若揭,二马早视彼此为终生对手。

但是正因为微信,可以看出腾讯的内虚。试想若微信不是自腾讯出,腾讯今日市值几何?在微信起来之前,新浪一个微博已经把腾讯吓得魂飞魄散,人人网在校园的崛起也让腾讯斥巨资打造的朋友网显得无比尴尬,加上后来崛起的陌陌,在腾讯的社交大本营,腾讯受到的挑战并不轻松。或许正因如此,腾讯才慢慢改变了封闭的态度,慢慢变得开放。

社交需求是一种最难把握的需求,其中乾坤千变万化,一个新的玩法,一个好的创意,立马就能把一大票用户从腾讯拉走,微信的成功已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这些来自各种不同公司自杀式的挑战尝试,将对腾讯的社交大本营带来多大的挑战?下一波新玩法到来时,腾讯还能否抓住潮流?颠覆只在一夕之间。在其他领域,腾讯一改之前产品掠阵的战法,变为资本打头阵,完成了从互联网公司向资本运作公司的蜕变,与搜狗、京东等的联姻,变相承认了在这些领域的失败,腾讯的战略收缩正是颓势凸显的表现。但互联网行业终究是产品角逐的战场,而不是资本,在这个行业有钱不一定就好办事,盛大当年四处收购也是一时无二,但当传奇失守,夫复何为?

腾讯专注于与阿里较劲,专注于争夺市场蛋糕的份额,必然对自己的蛋糕着力越来越少,而如果一个产品立足的公司丧失产品优势,末日可期。这些年腾讯的大量模仿之作都风光不再,随着新模式新玩法的到来,腾讯将背负更大的道德压力和法律风险。由于腾讯产品本身已经固化,孔雀开屏露出菊花,很多侧面都将成为对手攻击和超越的弱点。窃以为终结腾讯的将是某一家新公司,一个由年轻人创办的新的人与人链接的产品模式,终将终结这只由一群70后老头创办的企鹅。

期待下一个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