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阶级之崛起--那些无用的人----《人类简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08-18, 09:15:12 分类:默认分类 | 编辑 off 网址 | 辅助
图集1/7
正文 2400字数 924,197阅读
未来越来越多人会发现,他们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如果终生学习是惟一的就业出路,那对多数人来说,就是没有出路。
1.最近,我读完了《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2014)。
它是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写的畅销书,主要讲人类这个物种(即智人)的历史。全书最大特点就是,作者完全用自己的想法解释历史,有大量的独特观点。它不是学术著作,而是表达个人的历史观。
最惊人的一个观点,大概是他对人类的前途相当悲观,认为人类可能即将灭绝。
2.全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叫做《智人末日》。
作者感叹道,人类社会存在了七万年,真正的大发展只是最近两三百年。但是,再过一千年,人类是否还会存在,已经很可疑了。
"今天,人类正在让许多物种灭绝,甚至可能包括自己。如果今天发生核灾而让世界末日降临,人类将毁灭,而老鼠和蟑螂很可能继续生存下去。或许6500万年后,会有一群高智商的老鼠心怀感激地回顾人类造成的这场灾难。"
我们还有多久时间?没有人真正知道。如果智人的历史确实即将谢幕,我们这些最后一代的智人,或许该花点时间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
Run code
Cut to clipboard
3.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可能灭绝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高速发展。
技术带来了现代化生活,也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别的不说,眼下的危机就是,短期内就会有大量失业出现,许多人将变得毫无用处。
"技术造成的人力精简,将在今后5年内,导致全球发达国家失去710万个工作岗位,但在科技、专业服务及媒体领域,将创造210万个工作岗位。两相抵销之下,未来五年内,将会净损失5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以行政工作与白领阶级为主。"
---- 摘自世界经济论坛《未来的工作》,2016
Run code
Cut to clipboard
上一次的工业革命,体力劳动被替代了,比如,水车替代了拉磨,汽车替代了马车。这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智力劳动将被替代,计算机替代我们做计算和判断。
体力岗位没了,人类可以从事智力岗位。可是,智力岗位也没了,人类去干什么呢?
4.今年5月,美国达拉斯发生袭警案,一名狙击手放冷枪,打死了5个警察。最后,他被包围在一片建筑群里面,但不知道他的确切位置。
警方就派出一个遥控机器人,在建筑群里巡查,一发现目标,就扔出一颗炸弹,一下子就把罪犯炸死了。整个行动高效、快速,警方没有任何流血。更重要的是,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机器人警察杀死人类。
可以想象,随着犯罪行为的增加,以及罪犯装备的升级,机器人警察将会得到推广,取代人类警察打击犯罪。人类士兵也会被取代,以后的战争就是机器人战争。
《人类简史》作者的公开说:
"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司机。我们已经有了无人驾驶的汽车。他们不喝酒,不疲惫,比人类驾驶还要安全。当所有的汽车都变成了无人驾驶,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车辆联网,形成一个车联网。这样的话,交警可能也不需要了,因为所有的车都可以通过这张网络获取道路信息。"
Run code
Cut to clipboard
无人驾驶不仅会让司机和交警失业,而且长远来看,会消灭整个运输物流行业的工作岗位。比如,既然车辆可以自动到达目的地,那么送货的快递小哥也不需要了。
5.人的价值体现在他/她的工作成果。如果有些人根本找不到工作,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过去,工业革命吸收了农业释放的数十亿人力,将人类的劳动形态从田野和作坊,变成了工厂和办公室;现在,工厂和办公室开始释放人力,又有什么行业可以吸收他们呢?
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他们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智力和体力两方面,机器都比人类能干。你要么比机器更能干,要么比机器更便宜,否则你怎么跟机器竞争工作岗位呢?
6.有人说,技术会创造新工作,只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淘汰。这对一部人也许可以,但对大部分人这样要求是不现实的。
"(世界经济论坛统计,目前的小学生长大后,65%会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工作。)孩子们在中学或者大学学到的大多数东西,等到40、50岁的时候可能都会变得无足轻重。如果他们还希望继续保住工作,那就得不断地改造自己,而且频率得越来越快才行。"
Run code
Cut to clipboard
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学习,更不是每个人都具有学习的意愿。大多数人只希望生活舒适,不愿意动脑筋,去搞懂那些抽象的公式。而且,要求40、50岁的人跟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一样拼搏,也不现实。如果终生学习是唯一的就业出路,那对于多数人来说,就是没有出路。
7.尤瓦尔·赫拉利说,人工智能取代了那些简单技能的工作岗位以后,人类当中会出现一个庞大的、无用的无产阶级。
"未来,人类可能会分化为两个主要的等级:一个全新的更先进的精英阶级,很聪明,很富有,有更好的基因和更长的寿命;还有一个全新的一无用处的无产阶级,他们将越来越穷地等待死亡,可能变成没有工作、没有目标、整日靠吸毒度日、戴着VR头盔消磨时光的乌合之众。"
Run code
Cut to clipboard
人类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结构,都会因此被颠覆。
当代国家建立在人对国家有用的基础上的,大部分人的角色是工人和士兵。如果这些角色被机器取代,那么底层的人们对国家来说,也就不再重要了。国家很可能会忽视他们的需求,只是出于社会稳定的目的,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而人们也比以往更依赖政府,因为如果政府停止救济,他们就无法养活自己。
尤瓦尔·赫拉利将这种情景,列为21世纪最悲惨的威胁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会有更多的人被挤出就业市场。没人知道大学该学什么,因为没人知道20岁的时候学的东西到了40岁还有没有用。等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有数十亿人变得一点用都没有了。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Run code
Cut to clipboard
(支付宝)给作者钱财以资鼓励 (微信)→
有过 14 条评论 »
“我们今天常认为宗教造成的是歧视、争端、分裂。但在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正因为所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都只是想象的产品,所以他们也十分脆弱,而且社会规模越大,反而就更脆弱。而在历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于让这些脆弱的架构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有了宗教之后,就能说法律并不只是人类自己的设计和想象,而是来自一种绝对的神圣最高权柄。这样一来,至少某些基本的法则便不容动摇,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在公元前100年,亚非大陆开始出现全新的宗教和信仰类型。这些新兴宗教信仰包括...佛教、中国的道教和儒教...,共同点特点就是崇拜的并非神。这些信仰也认为有种超人类秩序控制着这个世界,但他们所崇拜的这个秩序是自然法则,而不是什么神圣的意志。”
“佛教并不否认有神存在,认为他们有强大的神通,能够带来降雨和胜利,然而神对于‘由欲得苦’这条法则并无能为力。如果能够无欲无求,任何神都无法让人感到痛苦。相对而言,如果让有了欲望,任何神也无法拯救他脱离痛苦”
在所有的经济错觉中,“机器必然导致失业”这种错误最为阴魂不散。这种错觉曾经被无数人驳倒过,但总能死灰复燃,并且和以往一样张狂。每当出现长时期失业潮的时候,机器总是被指责为造成失业的罪魁祸首。这一谬论仍然是许多工会组织开展实际运动的理论基础。而公众则普遍容忍这些做法,要么认为工会做得对,要么是稀里糊涂,搞不清工会错在哪里。
所有那些机器导致人们失业的想法,若讲一点点逻辑上的一致性,必然都会得出荒谬的结论:不但我们今天的每一项技术进步都会带来失业,就连原始人尝试摆脱苦力劳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造成自己的失业了。
……
根据柏林统计局估计,1887年在全世界投入使用的蒸汽机的动力总和,大约相当于2亿匹马的力量,相当于约10亿人的劳动力;至少是全球劳动人口的总和的三倍……
我们可以想象,最后得出的这些数据应该会让韦尔斯陷入沉思,想不通为什么到1889年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人有工作可做。
……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非常充分的就业,起早摸黑、全年无休、累死累活的就业状态——是工业发展最落后的国家的特色。
至于以后真的不用从事高强度无聊的工作,生存问题不再是问题了,那么人类不是还有更高的追求嘛,娱乐行业估计未来火爆啊,哈哈。写小说的,拍电影的,做内容的越来越有前途。
机器人终究是机器人,即使未来黑科技出现,搞出智能生命,说难听点,那也是另一物种了,就像我们不能理解鱼的想法不是。
so,人脱离了物质追求后,丰富精神世界的事还有很多可以做哈。失业啥的,不要辣么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