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29字数 101,849阅读

我们期待谷歌入华,或许不应该抱着他们能成为国内市场第一的期望,而是仅仅想让国内互联网氛围变得更加良性和正常。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只要 Google 重回中国市场就能够打败百度?
中美两国搜索市场份额对比
  因为偏见。

  我很少用百度,为了用Google常年翻墙。Goagent有时候不好用,我入了付费的VPN也要上Google。,现在上谷歌主要使用自由门翻墙软件。

  但我依然这么说:假设Google再次进入中国,如果在本地化方面做得不好,最好情况还是中国老二。甚至如果不是颠覆性的创新(如iphone),这个最好情况都达不到。

  1. 比例偏见

  知乎上的人最大的毛病,是这个群体智商的平均水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一个档次,他们自认为可以代表全中国。

  事实是,你们只能代表中国最多10%的网民。

  中国共有6亿网民,不考虑年龄大的爸爸妈妈阿姨叔叔,剩下的青少年网民只占40%多1。

  假设知乎网民个数为500万2,500万只占6亿中的0.8%

  知乎上的网民,绝不是中国网民的一个无偏差的抽样,而是更偏向教育程度更高、思维更理性的那个群体。

  你们拿着高年薪,却在知乎上问:为什么在北上广生活压力这么大。却忽视了剩下90%收入比你们低的人。

  你们读着重点大学,以为遍地都是TOP毕业、国外名校毕业的学霸。却忽视了211院校只有100所,全国的大学数量是2138个。

  你们天天喷百度杀毒,360卫士,却不知道他们在全国范围的用户量,不知道是知乎用户数量的多少倍(360:2013年就突破4亿,百度杀毒:2013年突破2千万)。

  你们天天用chrome/firefox/safari,却不知道IE在中国市场上仍是第一,为你们不齿的360,也有27%。作为人,就是这么有偏见:人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估计情况,却忽视了整个群体的状况。

  以上数据,自是在G退出中国达成的。那假设G在呢?

  G在2010年退出中国,而当时G已经进行了本地化工作,有音乐、问答等产品。但当时的情况:根据中国CNNIC的在2009年9月公布的统计数据,仅有12.7%的中国网民将Google作为搜索网站的第一选择,比2008年大幅下降3.9%。而中国本土的百度被高达77.2%网民作为第一选择。

  看这篇文章大败局:Google退出中国三周年祭:

  在雅虎中国全盛时,百度、Google的市占率均在30%左右,但此后百度一路上扬,2007年达到59%,2008年前三季度则攀高至63%;谷歌中国则为27%。

  自己体会。

  2. 个人情感

  Google汇聚了全球最聪明的人,一直标榜技术改变世界、投资未来领域的方向。所谓「臭味相投」,你们当然更喜欢Google甚于Baidu。加上你们知乎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学术精英,而Google在专业搜索方面比Baidu好一个档次。

  Google的文化建设和宣传绝对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企业之一。这样的白富美,自带牛逼属性光环加成。

  而一些人的情感,更偏向失去的人和事物,对其加倍崇敬和怀念;更偏向外来事物。

  得不到永远是更好的,即是如此。

  3. 中国企业的快糙猛

  我还没看到哪个外企互联网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如果有,请评论里扇我耳光。就连微软的张亚勤,都跳去百度了。标榜硅谷清新范的豌豆荚,你们也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是的,有政策的因素。而且我们还总「抄袭」,或许正确说法应该是「抄袭想法和点子」。中国互联网无耻无下限。

  不得不说,目前在这样的中国市场上,这样的手段却是比较有效的。

  但不要觉得自己家的东西不如别人的。目前中国互联网,汇聚了这一代人最聪明的脑袋。他们研究人们的心理和习惯,总能在本地化方面比他们多走一步。

  中国互联网,得屌丝者得天下。目前已经不是仅仅靠技术就能获胜的年代了。更何况,论技术,中国这6亿网民,比其它国家的全国人数都多。你可以想象BAT的技术是如何服务这占全球网民近20%的群体的。

  你们知道现在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大屏、带MP3播放器是如何兴起的吗?

  是山寨手机。当大家还在用诺基亚智能机,山寨机已经走到了时代前沿,代表了低层大众的需求。以至于现在iPhone都开始大屏了。(陈大同讲座说手机发展透露的观点)

  你们知道百度增长速度最快的那个时间,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吗?

  在清华听了一名百度前20名员工的讲座,他说的是因为贴吧和MP3产品的面世。这些产品是当时最满足国民上网需求的东西,他们是百度成为国内第一搜索引擎的推手。目前知乎有多少人记得Google中国的MP3和天涯合作的问答?Google也有论坛,你确定他做得比百度贴吧更好?Google中国尝试了,但依然打不过。

  我一直觉得,Google这种全球化的公司,想要干过土生土长的土八路,要不放弃自己一直标榜的适用全球用户的策略,做高度本土定制化的产品,要不就用类似于iphone的颠覆性创新来压制。当Google觉得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投入了,或者赚钱的难度太大,当然就走了。

  老外可能长得高大威猛帅气,但还是自己人更懂中国人。

  我喜欢G胜于Baidu,G若进入中国,其产品用户量会名列前茅,但成为第一的概率还是太小。

  我们期待GF入华,或许不应该抱着他们能成为国内市场第一的期望,而是仅仅想让国内互联网氛围变得更加良性和正常吧。

  ————

  只讨论搜索和周边产品。G的产品,主要还是以搜索为核心,涵盖了社交、视频、工作等等方面,这些方面对于Google这样全球化的公司,只要保持市场前列就已经达到目的了。甚至有些产品只是为了防守。那些说免费wifi热气球和无人汽车的,起码先等Google在他们自己国家推广了再说吧。至于Google Doc,Are you serious? 你们用着盗版的Office,能用得下这货?就连金山都比Google Doc用得顺手。

  回过头来看看国内的搜索市场一片混乱,360搜索引擎市场在逐步增加,百度的搜索引擎市场一直是龙头老大,搜狗搜索也在试图突出重围杀出一片天地,再看手机端的神马搜索,神马搜索联合UC浏览器抢占移动端。当然还有一些不入流的搜索引擎也在抢占一杯羹…江湖混乱莫过于此!